四川丹巴山洪泥石流搬运安顿大众491人 还有4人暂未发现踪影
新华社成都7月5日电(记者李力可)记者5日晚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地质灾祸防治指挥部了解到,川丹7月4日该县沈足一村、巴山搬运沈足二村的洪泥泥石流产生后,现在有4人因上山放牛暂未发现踪影,石流现在搜救作业仍在进行中。安顿
7月2日以来,大众丹巴县全境遭受继续性强降水气候,人还最大小时雨量达23.2毫米,有人引发多处山洪泥石流灾祸,暂未踪影12个乡(镇)不同程度受灾。发现7月4日17时50分左右,川丹巴底镇沈足沟爆发山洪泥石流灾祸,巴山搬运冲出固体物料20余万立方米,洪泥泥石流灾祸形成沈足一村、石流沈足二村约15栋房子被损毁,安顿农田被淹,通讯、电力、路途中止,灾损状况正在进一步核对。
灾祸产生前,当地搬运两村及沿河大众215户491人,已经过会集安顿、投亲靠友等方法妥善安顿。
记者了解到,4日下午灾祸产生前,镇村两级在安排临灾避险撤离逐户敲门时,发现沈足一村乡民兰某一家6口人均不在家。在避险点清点人员时,该户也无人在现场,其时因通讯中止,无法联络。
据介绍,7月4日,兰某家4人上山上放牛,不在村内,家中其他2人在外务工。现在,丹巴县正安排救援力气,活跃经过无人机信号掩盖、步行巡山等方法全力打开搜索,暂未发现4人踪影,搜索作业还在继续中。
记者在丹巴县地质灾祸防治指挥部现场了解到,此前,在7月2日晚,丹巴县巴底镇邛山谷和骆驼沟相继产生泥石流灾祸,形成丹巴县通往沈足一村、沈足二村的路途断道,巴底镇通讯、电力中止。5日当天,邛山谷泥石流灾祸现场仍在抢险救援中。
4日灾祸产生后,丹巴县当即发动地质灾祸Ⅳ级和防汛Ⅳ级应急呼应,安排地质、公安、归纳应急救援、国网、医疗、民兵等方面150余人带着专业救援设备赶赴现场展开救援作业。一起,加强雨情、水情、汛情、险情监测预告预警和剖析研判,对全县12个乡(镇)展开地质灾祸危险全掩盖、拉网式排查。
现在,丹巴县共搬运安顿大众645户1719人,抢险救灾安全有序,救援物资储藏足够。丹巴县地质灾祸防治指挥部提示,请广阔游客亲近重视目的地灾祸危险预警信息,增强危险防备认识,慎重前往灾祸危险较高的区域旅行,旅途中留意躲避和防备或许存在的各种安全危险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补葺后的咸安坊月亮门。改造后的咸安坊主巷头绪明晰。咸安坊内“武汉”打卡墙 通讯员供图。赭红砖墙、悬挑阳台、潮流店肆……5月23日上午,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汉口南京路与成功街交会处的咸安坊,沿月亮门进入街 ...[详细]
-
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在洛杉矶奥运会倒计时三周年之际,洛杉矶奥组委于当地时间14日发布了第一版竞赛日程。本届奥运会将于2028年7月14日开幕,7月30日落幕。依据路程,洛杉矶奥运会将于7月12日敞 ...[详细]
-
从百余份诉状到289户宽和:“法院+综治”联手保住一条商业街
荆楚网湖北日报网)通讯员 谢莉。2024年隆冬,“光谷某商业街”398户商铺业主本该在12月10日收到的首期保底租金石沉大海。业主们眉头紧闭:“最初许诺前五年免租,现在连第一笔租金都拿不到,月供可怎么 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归纳音讯: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4日称,以军当日对叙利亚南部多辆叙政权坦克发起空袭,以阻挠其抵达该国苏韦达省。以国防军14日在交际媒体表明,这些坦克在叙利亚南部的存在或许会对以 ...[详细]
-
每周质量陈述丨揭开防晒化妆品的“迷雾” “防护”仍是“防晒”?
炎炎夏日降临,防晒化妆品迎来出售顶峰。不少商家打出“防护+修正”的宣扬标语,声称产品既能防晒,又能美白修正。可是,顾客购买运用后却发现,这些所谓“多效合一”的产品,其实许多仅仅一般的化妆品。在北京市多 ...[详细]
-
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乔雪峰)路途货运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,连接着出产与消费的 “最终一公里”,而 广阔卡车司机正是这条动脉上的“活动柱石”。近年来,跟着网络货运新业态快速展开,途径化 ...[详细]
-
7月14日上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状况。据海关计算,本年上半年我国货物交易进出口21.79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加2.9%,其间出口13万亿元,增加7.2%,进口 ...[详细]
-
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,7月14日至7月20日,百日千万招聘专项举动推出4个线上招聘专场,共有921家用人单位参加,招聘需求超3.9万人次。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专场将安排63家用人单位,供给软件研 ...[详细]
-
澳大利亚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近来遭受强降雨,部分区域遭受严峻洪涝灾害。当地时间25日,新南威尔士州塔里区域的洪水退去,部分民众和市政人员开端整理房子和路途。塔里区域连日强降雨导致当地曼宁河水位上涨,低洼 ...[详细]
-
阿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杨然 通讯员胡义翔 实习生樊新乐。武汉大学伊拉克籍副教授阿部,在我国生活了21年,他早已拿到“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”,把武汉当作自己的家。7月的武汉烈日炎炎,阿部 ...[详细]